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盐田区委政法委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

来源:盐田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发布时间:2018-04-26

  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委政法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主线,以平安盐田、法治盐田和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认真履职,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2017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全力维护辖区安全稳定,打赢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硬仗。今年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任务重、要求严。我委严格按照上级部署,牢固树立“两个前沿”意识,坚持系统化、精细化治理理念,坚持教育服务与稳控并重,切实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全力排查各类矛盾隐患。全年共排查化解较大矛盾纠纷53宗,化解率持续保持全市第一。扎实开展维护政治安全系列专项行动,实施涉稳重点人事案“一人一案一策”制度,有效控制并化解了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园项目等不稳定因素,确保我区在重大敏感节点尤其是党的十九大特别防护期无一人赴省进京上访或非访,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任务。持续深化无邪教创建示范工程,我区获评全市唯一的全省创建无邪教示范区,东和、海涛和鹏湾3个社区获评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社区,永安和滨海2个社区获评全省创建无邪教示范社区。

  (二)深入开展平安盐田建设,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坚持考核增压力、督导促落实的思路,精心制定全年创建工作具体方案,建立完善督察督办机制和同责共为责任体系,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形成了各单位同心协力创平安的良好局面。着眼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基层协管队伍整合这一全区重点改革项目,统筹抓好“街道综治中心+信息化+网格化”建设,协调推进“雪亮工程”,率先实现省综治信息系统和视联网应用全覆盖。扎实开展“小区—社区—街道”三级平安创建,十类平安细胞创建率达100%。健全完善反走私综合整治机制,严厉打击辖区特别是中英街“水客”走私活动,各职能部门共查处走私案件2446宗,案值约4.69亿元。健全完善梅沙片区安保长效机制,圆满完成节假日期间的安保任务。今年来,我区各街道公共安全指数始终名列全市前茅,获评全市唯一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

  (三)坚持强基础、补短板、创亮点,法治盐田建设得到较大进步。狠抓法治创建工作,制定《法治中国示范城区建设工作方案(2017-2020)》。按照省、市法治建设“四级同创”工作部署,扎实开展法治城区、法治街道、法治社区创建工作。创新调解工作模式,持续加强大调解体系建设,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纠纷1691宗,调解成功率达99.6%,有效发挥了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街道人民调解协会试点工作”被列为全省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创先示范项目,物流行业调解室调解员黄祖胜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优化社区矫正管控模式,率先在全市试点监控终端配戴,在册50名社矫对象无一脱管漏管。筹建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区法援办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64件,公证处办理公证案件8692件。全面开展“七五”普法工作,打造“司机法治大讲堂”、东和公园法治惠民服务站、“法治安天下”微视频等普法品牌,不断增强全民法治意识。

  (四)组织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今年,按照全市部署及时调整社会建设工作思路,以构建“政社合作伙伴关系”为目标,重点培育发展一批社会治理类社会组织,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有序参与社会治理。依托区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专项资金,共资助20个社会组织205万元,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行为自律,充分发挥社会自治功能。全年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盐田港后方陆域交通整治等领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协助政府解决了一大批社会问题。我区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做法被《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媒体刊载报道。

  (五)强化党建引领,努力打造过硬政法队伍。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抓业务与抓队伍结合起来,创新方式方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区政法队伍工作作风持续好转。扎实落实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以党章、党规、党纪为政治尺子,严把政治关、作风关、能力关、廉洁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区委政法委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创新引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务实的作风,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开创全委工作新局面,更好地服务盐田新发展。

  (一)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重点开拓依法治国实践,确保法治成为盐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着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盐田。

  (二)围绕建区20周年,实施“法治惠民服务月”专项行动。一是组织辖区律所事务所为辖区企业进行“法律体检”,为企业依法规范经营提供法律服务。二是整合律师、社区法律顾问、公证员等司法资源,为居民群众进行“法律义诊”。三是开展法援公证惠民行动,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集中进行上门免费公证。四是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使用为契机,开通“互联网+”法律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法律服务。

  (三)全力打造平安盐田和法治盐田品牌

  1.坚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总结固化党的十九大特别防护期的经验做法,开展维稳工作机制调研,健全完善我区大维稳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区社会治理能力。同时,标本兼治,切实化解一批涉稳重点案(事)件,为明年全国、全省两会和建区20周年等重要节点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继续扩大平安盐田新优势。加强统筹谋划,推动平安建设八大行动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展。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深化平安细胞建设,加大基层协管员队伍管理培训力度,升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雪亮工程”建设步伐,确保我区公共安全指数及群众安全感全市领先。

  3.全面开展“法治中国示范城区”建设。扎实推进《法治中国示范城区建设工作方案(2017-2020)》及“七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治城区、法治街道、法治社区等法治创建工作。实施法律服务提升行动,建成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支持和鼓励公证处、律师行业做强做大,增强盐田法律服务核心竞争力。

  4.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充分发挥区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专项资金作用,引导社会组织更多地参与社会治理,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社会治理类社会组织品牌。搭建对接平台,以社会力量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社会企业,以社会力量治理社会,努力开创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联合治理社会的新局面。

相关稿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